第七百四十一章 向崇德皇帝进军-《顽贼》
第(3/3)页
这样的局面,不禁让他认真考虑,要在这里以三万多军队,对抗歹青五六万人的可能性。
但一考虑他就不慌了。
慌张源于出现意外的不冷静。
当他重新冷静下来,计划被人识破的慌张感便渐渐消失,情况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。
他刚才好像听见高乐途提到一个词:一字长蛇阵?
这不符合常理。
纵队行军没问题,所有军队都会以纵队状态行军,甚至明军和元帅军,在纵队行军方面更有经验。
因为关内有路况良好的官道,不排纵队行军就得踩庄稼、钻林子,在道路网良好的地区,纵队最快。
但现在他们在沙漠戈壁里,八旗军还处于追击地位,即使是纵队行军,也该是多路纵队并行。
多路纵队并行,看起来肯定不该是长蛇,至少不是一字长蛇。
而冲击队形,就更不该摆出大纵队了。
没战斗宽度,无法发挥兵力优势。
这样的推断,让他心里更加放松。
“八旗军在这肯定是有事,但未必是他们算到我会在这。”
刘承宗摇摇头,对张献忠道:“我看不能撤到河北,不论敌军是否算到、探到,还是有俘虏走漏军情,间隔三十里路途,我军都能以合适的营阵迫近敌军,这就没有劣势。”
战争充满意外,能以没有劣势的正常状态去交战,就已经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了。
至于说撤到河北,则意味着放弃这次机会。
两支军队都有强运动能力的显著特征,下次接战,刘承宗不能确定还能有这样的机会。
万一八旗不吃不睡就要来袭击他呢?
不如现在就打!
听着刘承宗决意一战,钱阁老牙根子都颤。
他从未见过如此轻易决断战争之人,不经任何精心准备,就要投入一场兵额规模很可能接近十万人的大战,对手还是在野战中久负盛名的歹青八旗。
钱士升小声且急切地劝道:“大元帅,他们兵力倍之啊!”
听到这句,刘承宗突然笑了:“就是兵力倍之才好打,正好试试崇德皇帝的统军本领!”
钱士升觉得刘承宗有点狂妄,三万多对五六万,还一副必胜的样子。
但实际上,刘狮子并没有必胜把握,他觉得自己有两成概率取胜,而打败仗的概率是四成。
另外四成,则是打个平手。
他只是觉得即使输掉,元帅军也不至于输得太难看,八旗军也很难取得什么战胜果实。
黄台吉带了那么多枪炮,真打起快节奏的追击运动战,枪炮在追击时什么狗屁作用都起不到。
反倒他就算在这输了,牛羊马匹财货也都能运进漠南。
大不了兑子,两万兑他一万,剩下万把号人守个松漠府总不成问题。
四万军队在松漠府熬不住,但一万军队在松漠府对峙反而没粮草压力。
等八旗退军他带着残兵败将回陕西,活着的死了的人人家里牛一头银两斤,秦地不要命的好汉多了,明年再来,看战场上谁害怕!
打了败仗也跑得掉,才是刘承宗敢打的底气。
十营大军向南推进数里,风尘仆仆的粆图台吉打马而还,灰头土脸却带着极大喜色,道:“大帅,探明了,他们不是长蛇向北进军,是三列八路的一二字阵,横队向西进军!”
“向西进军?哈哈哈!”
刘承宗不禁大悦。
也就是说,尽管不知道八旗为啥行军突然慢了一日路程,但他的迂回计划并未被敌人识破,八旗军还撵着他的塘骑往西走呢。
只不过他没有迂回到敌军身后,而是迂回至敌军右翼,双方都是横队进军,在战场上构成‘T’字形。
“传令各营,我们也列一二字阵,将他们从北向南逐营击破,向崇德皇帝进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