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小公司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,压力很大。 哪怕按照之前的时间线,强如米厂,也是在具备一定规模之后,才开始自建数据中心。 米厂早期一直是用我鸟厂服务器,随着数据量的增大,后来换了阿里服务器。 再后来,因为自身数据量过于庞大,服务器稳定和安全需求,已经超过了外置成本,他们才搭建了自己的数据中心。 其实对于现在的指尖来说,搭建自己的数据中心,其实有点早了,成本压力着实巨大。 但是季风一想,随着公司业务内容的发展,过气的数据中心,服务器,也不是不能使用,他可以进行转移,并不存在特别浪费的地方。 所以,经过季风和吕全的一番讨论,公司数据中心的搭建,还是提上了日程。 这又是一大笔开销。 不过现在的指尖,已经能够靠着自身,负担起这一份支出了。 十一期间,《炉石传说》的热度悄然发酵。 而在次日的凌晨,《炉石传说》海外版,正式上线。 季风完全没有搭建自有平台的想法,端游版本直接上线STM,手游版本也是对接各个应用厂商。 渠道费该收就收,赚多少,分多少,季风根本就是一个无所谓的态度。 因为海外版本的炉石,本身就比国区贵。 而且是贵很多很多的那种。 40包在国内的价格为49RMB,但在国际区的价格,为14.9刀。 13年的汇率大概是6.3左右,所以其实看似抽成很大,实际上根本不影响季风赚钱。 大部分的成本,都转移到玩家身上了,他是一分钱都没少赚。 不充钱?做任务也行啊,3天1包,赢了就送。 我都那么贴近普通玩家了,你要是还不服,那我也没办法。 指尖游戏就是这样子的,而且玩进口游戏和买进口车一样,总要有些溢价对吧? 至于国际舆论? 他又不住国外,管个屁的国际舆论。 在国内的话,赚老外的钱那不是妥妥的英雄人物? 没看贴吧大佬们,已经开始边骂边吹了吗? 【指尖就是个畜生,还我血汗钱。】 【指尖上线海外了?好好好,今晚闪击波澜!】 赚老外的钱到国内,这要是有的黑,那实在没道理的。 只是《炉石》国际版的发售,让雪厂有些绷不住,毕竟他们的手里也有一款《炉石》…… 指尖这边直接上架少女版《炉石》,打了雪厂一个措手不及。 季风做生意的方式,是标准的华国人做事方式。 先礼后兵,他已经把自己的姿态放很低了,是带着诚意期望和雪厂合作的。 之前指尖是联系过他们的,他希望用魔兽的IP进行联合开发,不止是《炉石传说》还有其他类型游戏开发。 这个提议被当场否决。 OK,没问题,一套不行,那我还有第二套方案。 季风提出,高价购买魔兽IP的卡牌游戏版权,而且只是使用权,唯一的要求就是买断。 但这套方案再次被否,对方要求版权分成,并且持续付费。 好好好,那还谈个集贸啊! 雪厂的傲慢程度,几乎是业内闻名,众所周知。 那时的雪厂,明明手握WAR3地图编辑器,只要开放创意工坊,弄个版权分成。 刀塔,LOL都是他的,但傲慢的雪厂就是不愿意,还放言WAR3编辑的一切东西,都属于雪厂公司。 然后他们干了什么事呢? 他们把一众自编大佬逼走,成立了一家又一家起飞的公司。 做塔防的起飞了,做刀塔的起飞了,做LOL的起飞了,做守卫图的起飞了,可以说,雪厂的愚蠢程度是惊人的,甚至会一直蠢下去,持续十几年。 不过《炉石》被指尖截胡,也算是给了雪厂当头一棒。 现在怎么办?无解。 收拾收拾东西,把自家《炉石》改个名字,赶紧上线吃钱吧,比如改成《魔兽英雄传》? 虽然对指尖先出的《炉石》恨的牙痒痒,但也只能这样了。 …… 在指尖忙碌的时候,各大友商也接收到了自家试玩对《炉石传说》的评测。 内容:S 潜力:A 营收:S 长长的游戏分析报告,当然不止是简单几个字母,而是非常系统的内容。 但这三样,是各大厂商管理最在意的东西。 张明忠去我鸟厂上报的时候,他还是非常用心的,做这一行,口碑是非常重要的。 以后就算不在我鸟厂做了,想要跳槽跑路,那口碑也是换公司的敲门砖。 忠心谈不上,拿钱办事,就得把事情办好。 交了稿子,张明忠便开始了自己的评测复述: “王总,我个人认为指尖的《炉石传说》是一款具有爆款潜力的优秀作品,内容的竞技性,随机性,娱乐性,做的都非常好。 氪金点也完全不在数值上,这就给了普通玩家很大的发挥空间。 在氪金玩家的体验上,他们的做法和之前《三国杀》类似,用特殊的皮肤,CG特效,带给氪金玩家不一样的体验。 我测试了原皮和传说皮肤的斩杀效果,只能说,游戏快感上,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。 他们真的很会做“爽”这个概念。 而且,玩了几款指尖游戏之后,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个共同点。 那就是保留普通玩家娱乐性和公平性的同时,极度拉开普通玩家和氪佬的额外体验,他们的氪点,都是游戏内容之外的东西。 让你感觉很牛逼,但又不会影响游戏本质,他们……” “行了行了,我知道了。” 张明忠的报告被对方打断,他只是低下头,不吱声。 作为资深玩家,对游戏玩家的流失,他比一般玩家的感触更深。 像我鸟厂,每一款游戏都有KPI指标。 正常情况下,这样的KPI指标是很难完成的,必须得逼氪,怎么逼?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卖数值。 但是氪金玩家的数值上去了,普通玩家的体验基本上就没了,没了体验,普通玩家自然就会退坑。 退坑的多了,氪佬打不着屌丝,那就只能氪佬打氪佬。 大氪佬打死小氪佬,小氪佬也退了。 往复循环。 时间一长,游戏只剩下大氪佬,然后没人玩,最后倒闭。 所以卖数值一直都是一种游戏行业饮鸩止渴的行为,而且即使知道,也必须做,毕竟KPI在那摆着呢。 公司一大就不可能面面俱到。 KPI这块,起码可以保证营收。 具体运营策略,那是下面人的事情,公司大了,上面哪能顾得过来。 其实这不是张明忠第一次对我鸟厂提出意见,但毫无意外的,又一次被打断了。 张明忠也不生气。 反正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,说到底,他只是个专业试玩人员。 我鸟厂这边是继续研发跟进,还是干脆就此退场,任由指尖继续发展,那都不是他能决定的事。 其实他心里已经隐隐有种感觉,在指尖的《炉石传说》出来之后,我鸟厂已经压制不住指尖游戏的发展了。 而且就算我鸟厂继续跟进,指尖出一个他抄一个,都没有办法限制住指尖。 眼下我鸟厂抄袭《三国杀》的《英雄杀》还没出来。 人家品质更高的《炉石传说》已经上了,那你是不是要筹备资金,人力,再弄个《炉火传说》? 《英雄杀》他已经玩过,最终给了一个还不错的评价。 但真的还不错嘛? 他是拿了我鸟厂的钱才这么说的,实际就是一坨屎,临时赶工的东西,纯纯的粗制滥造。 也学着指尖弄了一些名场面CG,可临时的草台班子,怎么和人家精心准备制作的相提并论? 国内这些游戏厂商,还是这些年圈钱圈的太爽了。 又没有其他大厂的竞争。 以至于指尖出了几款优质游戏后,直接把友商打的找不着北。 张明忠暗暗摇头,他也知道,自己这种小人物的意见,领导是听不进去的。 而且,我鸟厂的策略不说对不对,至少人家把钱赚到手里了。 或许对于玩家,对于口碑来说,我鸟厂做的不好,但对于赚钱这块,他们一直都是没话说的。 第(2/3)页